凤凰古城景点介绍,万名塔来历,线路简介

来源:友缘旅行网站 发布:2020年12月12日 作者:友缘旅行 人气:199
万名塔来历,坐落凤凰古镇城东青龙山麓沙湾黄土坎的沱江之滨,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,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,是建立在原字纸炉的遗址上。由著名画家黄永玉所以1985年倡义,召集当地人募捐重修为七层,得到县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呼应,并活跃资助资金,耗资约五千九百万元并于1988年建成,因捐款者甚众,名为“万名塔”

 万名塔,坐落凤凰古镇城东青龙山麓沙湾黄土坎的沱江之滨,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,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,是建立在原字纸炉的遗址上。由著名画家黄永玉所以1985年倡义,召集当地人募捐重修为七层,得到县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呼应,并活跃资助资金,耗资约五千九百万元并于1988年建成,因捐款者甚众,名为“万名塔”。

    推荐级别 ★★★
   坐落东岭山麓的沱江之滨,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,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。现塔高21米,为大级六角砖塔,塔面饰以彩绘、雕塑;六通皆有丰月拱门窗,小塔精巧秀美。
   性质所属:风景 历史人文 古代修建 摄影
   交通指向:在古城内,步行就能看到,游客不能登上。
   门票:无

   万寿宫在东门外沙湾。它始建于明末清初,原名水府庙,又称水府三百殿。乾隆二十年(1755年)又大规模兴工,依山势层次叠建殿宇,成为修建群。咸丰四年(1854年)江西人杨泗又捐资建起遐昌阁(又名杨泗阁);民国17年(1928年)在大门左侧又兴建阳楼一幢,前后共建殿宇、房舍20余间,占地4000多平方米。

    万名塔高21米,耸峙沱江北岸,塔影反照江心,水中岸上两个塔,蔚为壮观。塔的前身为建于清嘉庆年间焚烧字纸用的字纸炉塔,本来的字纸炉建于清朝嘉庆年间,为六角三级砖塔,塔高11米,台基为正六方形,用红细砂条石浆砌,高1米左右,在台基上砌塔身,下部1米高处用细钻雕刻的红砂条石砌筑根底,上用眠砖封砌,下大上小逐步缩短,中空很小,仅能冲烟。塔身为三檐六角,上置色彩斑斓的琉璃宝胡芦顶,塔身以石灰粉底,饰以彩绘。迎水一面为正面,在一米多高的当地,开有月拱炉塘,以便焚烧字纸。塔的最上层书写“文光射斗”,中层书写“国家栋梁”,基层书写“笔墨流芳”。一年四季有人在这里烧字纸。小塔精巧秀美,惋惜“文革”期间被毁,仅留废墟。后来又重建。


   万名塔与遐昌阁、虹桥相映。集中焚毁废旧字纸的地点,三层,已毁。八十年代黄永玉召集当地人募捐重修为七层,得到县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呼应,并活跃资助资金,因捐款者甚众,名为万名塔。1988年10月建成,耗资5900元。塔表里都添设了灯火,到夜间一片透明,和河两岸一色的红灯笼很相等。塔内壁上布满游客落款,有的乃至坐落两米多高的墙上。


   她面对沱江,坐东北,朝西南,前有宽阔的坪坝,登上9级石阶是巨大的门楼,开设3个拱门,正与虹桥3拱遥遥相对,在“东岭迎晖”、“奇峰挺秀”、“南华叠翠”、“溪桥夜月”、“梵阁回涛”凤凰八景的五景之中,青山绿水,绝妙异常。迈进大门,从戏台下穿过,两旁是参天的苍松翠柏,正面9级台阶之上,是一排结构严谨的巨大修建物,共有3组:正中一组,前为正厅,后为正殿,在正厅两侧立有一对精工雕刻的石狮。正厅之东,即为而后建起的遐昌阁。
  正殿、正厅对面是戏台,它与巨大门楼连为一体,平面形同“品”字,木构架修建。戏台以20根大木柱支撑,架成四方形梁架,磉礅岩为圆柱形,两尺来高,用红砂石雕成,歇山式屋顶,檐角磕翘,檐下以斗拱支撑,正脊中冠彩色陶瓷宝顶,台顶天花彩绘云纹、花卉、人物、山水图像,色彩斑斓、艳丽夺目。后山花园中有松柏古木,墨石假山,名花异草,环境幽雅,景色宜人,是历代寄葬之地。万寿宫的整个修建群,都在马蹄形围墙之中。

   万名塔塔影反照江心,水中岸上两个塔,蔚为壮观。塔的前身为建于清嘉庆年间焚烧字纸用的字纸炉塔,本来的字纸炉建于清朝嘉庆年间,为六角三级砖塔,塔高11米,台基为正六方形,用红细砂条石浆砌,高1米左右,在台基上砌塔身,下部1米高处用细钻雕刻的红砂条石砌筑根底,上用眠砖封砌,下大上小逐步缩短,中空很小,仅能冲烟。塔身为三檐六角,上置色彩斑斓的琉璃宝胡芦顶,塔身以石灰粉底,饰以彩绘。迎水一面为正面,在一米多高的当地,开有月拱炉塘,以便焚烧字纸。塔的最上层书写“文光射斗”,中层书写“国家栋梁”,基层书写“笔墨流芳”,一年四季有人在这里烧字纸。

   塔用青砖和混合沙浆以及钢筋混泥土砌筑而成。塔为六方、七级,每层六个翘角,精巧秀美,且悬挂铜制风铃。塔一层直径4.5米,向上每层直径缩小0.3米。塔面装修高雅,塔身挺立秀美,宛如少女婷婷玉立于沱江之畔。一层有楹联六副,皆为名人所题,或颂或感,风格各异

   塔表里都添设了灯火,到夜间一片透明,和河两岸一色的红灯笼很相等。塔内壁上布满游客落款,有的乃至坐落两米多高的墙上。塔为六方、七级,每层六个翘角,精巧秀美,且悬挂铜制风铃。塔高22.98米,一层直径4.5米,向上每层直径缩小0.3米。塔面装修高雅,塔身挺立秀美,宛如少女婷婷玉立于沱江之畔。一层有楹联六副,皆为名人所题,或颂或感,风格各异。如原县长吴官林题联:"塔静梧高凌空引凤;河清岸曲流水藏蛟"。民主人士田鹤丹题联:"喜层层凌云高起;恰悠悠在水一方"。塔身映入沱江碧波之中,摇摇晃晃,显得格外秀气动听。


   相传,乾隆五十年(1876年)古城扩建了笔架城今后,形似笔架,故名“笔架城”,有了笔架峰,为扶植风水,便在沙湾黄土坎江边构筑字纸炉宝塔一座,象一支笔,与笔架城相对应,意欲使凤凰人文蔚起。